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员之家 > 文海诗苑

略谈词的几种特殊句式——以雅阁词作为例(一)

来源: 山东老干部之家 作者:
  诗词中“句”的概念与语法中“句”的概念有所不同。语法中,只有表达了较完整的意思才算一句。而诗词中,习惯上是,五言诗每五言即称一句,七言句每七言即一句;词则把每个逗断处就叫一句。词句有长短,短者一字、二字,长者八九字,甚至十余字。词的句式不像律诗那么整齐,在有的词中,可包括多种句式。如张延龙先生的《雨霖铃*念雨柏》:
  “秋风寒彻,暮云沉黯,淫雨难歇。沉心日久依旧,诗情仍在,音容难谒。曾见花红柳翠,竟/飘零如雪。君去也,神槎遥遥,常恨天人永难接。  世间自古伤离别,更何堪、杳杳人长久。仙游今何处?常相望、碧天云阙。巧遇苏翁,高唱、婵娟万里圆缺。怎奈我、无尽幽思,可向谁说!” 中便有通常的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还有结构特殊的“一四结构”、“三、五逗句”“二、六逗句”、“三、四逗句”等共九种句式。词中出现的“一四结构”和三种逗句便是本文要谈的两种特殊句式。
  一.“一字领”的句法.
  “一字领”顾名思义,便是用一个单字作为领起,带动后面的一个词组、一个词句,甚或是带动一串词句。它不仅在词中常见,且起到调整节奏,活跃气氛、避免刻板、强调重点的作用。
  “一字领”的句式种类有多种,如“一四结构”的五字句、“一六结构”的七字句、“一七结构”的八字句,“一字领”还可统率对偶及一系列长句。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一四结构”的五字句:在词中,这种结构的句式应用最多。在《沁园春》《满江红》《满庭芳》《声声慢》《忆旧游》等词调中都有运用。在雅阁诗友的词作中,也屡见不鲜。如:
  念/项王江剑,惭断乡愫(顾元隆《转调满庭芳*》)
  更/加强军备,练兵如铁(吕奇《满江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去/觅你忠魄,杜鹃蕾拽(清净本然《 兰陵王·抗战70周年祭无名烈士》)     
  看/三军亮剑,志刚如铁 (雨筠《满江红》)
  见/东京安倍,又发狂巅。(薄暮周《高阳台*》抗日胜利70周年)         
  叹/卢沟烽火,血雨腥风(牧云轩《高阳台?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见/顽童捉蚌。......爱/包公清唱(王冠臣《谢池春*秋农乐》)
  正/夏去秋临,金色初露        (张维刚《桂枝香*泉城秋歌》)
 
  在有些词调中,“一四结构”还频繁运用。如芳雪无垠先生的《忆旧游*读稼轩豪词有感》中,就多达五次。
  叹/忠心赤胆,报国无门,难弃豪情。
 
  醉里挑灯看,闪/寒光剑影,旧梦回营。
 
  飘然意迫心切,无法点雄兵。
 
  恨/眼望中原,江山易主,郁闷心萦。
 
  铮铮,去来去,几次罢官行,难改
 
  虔诚。壮志难酬期,笔/端雄风劲,如震
 
  雷霆。气吞万里如虎,铜板铁琶声。
 
  似/滚滚江河,滔滔不尽歌盛名。
 
  应该注意的是,绝不可将此单字,与后面紧挨着的字构成双音节的复音词,以避免变成通常的五言句。
  (二)“一六结构”的七字句.
  “一六结构”,是把一个单字加在一个六言句上,构成了七字句。
  如宋词中的,
  尽/湖南山明水秀              ——(黄庭坚《蓦山溪》)
  正/前村雪深幽曙              ——(孔武仲《水龙吟》
  雅阁诗友词中,也不乏这种句式。
  如    叹/层嶂万仞危峰   ——(张素梅《西河*游台湾太鲁阁横贯公路》)
  黑铁山村旗帜举,看/群情激奋同呼应 (刘璐昌《金缕曲*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          
  这里称“七字句”,而不是“七言句”,主要是为了与七言诗加以区别。诗中的七言句,前二字都是双音节的复音词,而这里,这个单音字是独立存在的,在诵读时,要稍作停顿,如读顿号“、”似的。
  (三)“一七结构”的八字句.
  “一七结构”,即是将一个单字加在一个七言句上,构成了八字句。
  如  正/乌云滚滚昊天惊,万里卷狂风    ——(清净本然《八声甘州》)
  似/冰河铁马挟风雷,三军展雄遒    ——(张延龙《八声甘州*》)
  黑铁山村旗帜举,看/群情激奋同呼应——(刘璐昌《金缕曲》)
  问/吕公奋勇搏龙史:保家泉湧,六十年前趣(程云雁《锦纒道》)
  (四)“一字领”统率对偶句.
  “一字领”如果统率两个以上四言句,往往形成对偶,于跳动中做到奇数与偶数的和谐与统一。
  如:遇/春风落翠,棹舟团结。——(顾元隆《满江红*贺济南<回族诗会>诞吉)  务/刀枪高举,战旗常列——(爱我华《满江红*大阅兵》)
  庆/和平盛世,万邦钦慕——(乐逍翁《念奴娇*京都大阅兵》)
  (五)“一字领”统率长句
  “一字领”不仅能连带一二个词句,在有些词调中,还能统率一大长串词句。
  如:           望/大江南北,莺歌燕舞;乡村城市,
  靓丽新潮。玉带蜿蜒,彩楼林立。
  胜境天堂已赶超......恨/西方帝霸,
  侵吞掳掠;东洋倭寇,饕餮华膏。
  霹雳狂飙,荡除鬼魅,摧倒三山尽舜尧。(乐逍翁《沁园春*秋》)
 
  该词上下片各有一个“一字领”长句,皆七句。从语法上看,实际只是两句话。主语是诗人本人,省略。每句只有一个谓语。前句谓语是“望”,后面六个四言句及一个七言句,都是“望”的宾语;后句“恨”是谓语,后边前四个四言句是“恨”的目的物,其余二个四言句及七言句是修饰句用以表明状态。这两个句子结构很复杂,又是句中句的双重“包孕句”,共包含六个分句。
  再如:
  看/威风队列,牵同友伴;精尖剑盾,雄展九洲。
  大海龙行,高山虎步,安倍倭奴隐蚁蝼......
  历/匡庐檄召,延安论战,苏军美弹,
  决胜寰球。赦罪颁勋,凝魂聚梦,义勇军歌唱不休 。 
  (李世瑜《 沁园春。中华大阅兵》)
  李世瑜先生在该词中,用一“看”一“历”分别统率着上下两片中的六个四言句和一个七言句造成一种磅礴直下,一泻千里,纵观古今、感慨万端的浩大气势。我们反复吟诵便知,若不是这种“一字领”的作用,就会平铺直叙,不会产生这种强化效果。
  在词中,“一字领”的“领”字,多有动词、副词、介词充当,领起全句的作用。“一字领”由动词充当时,是本句谓语。主语多数的是作者本人,故省略。主语后面往往是“句子形式”的宾语。
  如      见/顽童捉蚌.....爱/包公清唱。(王冠臣《谢池春*秋农乐》)
  望/群泉汹涌,淋漓犹注。(张维刚《桂枝香*泉城秋歌》)
  庆/和平盛世,万邦钦慕。(乐逍翁《念奴娇.京都大阅兵(新韵)》)
  看/投江烈女,魄惊天地....望/举国上下,群情愤慨(禾旭《沁园春》)
  念/项王江剑,惭断乡(顾元隆《转调满庭芳*泉城清照祠谒思》)
  历/千年古邑,文脉流长。(牧云轩《 意难忘﹒昌邑行》)
  喜/华夏腾飞盎然。       (张国贤《太常引·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感赋》)
  便/千转柔肠,难觅相知 (桐子《满庭芳*荷意》)
  正/潇潇大雨浣河山       (张延龙《八声甘州*再游台庄》)
  正/白云游动,雪花飞舞.....恰/百花争艳, 蕾红叶绿(禾旭《沁园春》)
  且/看纤鳞嬉戏,穿绿藻、柔尽缠绵。(邱金茹《凤凰台上忆**》)
  对/漫卷旌旗,仇剑初拔,男儿渴饮东倭血。(邱金茹《兰陵王》)
  前七句中的“见”“爱”“望”“庆”“看”“念”“历”“喜”都是动词引领。全是句中的谓语,后面是一个“句子形式”的宾语。后五句中的“便”“正”“且”“对”或形容词、介词,或副词,这类词原本是用来表示动作、变化的程度。在现代汉语中,是不能直接加在名词前边的。在词作中,充当“一字领”放置句前时,多数是词序变换,将谓语的附加修饰语提前了;后边往往是个主谓宾俱全的完整句。如“ 正/潇潇大雨浣河山”中,一字领“正”(形容词)后面,“潇潇”形容名词主语“大雨”,“浣”是动词谓语,“河山”是“浣”对象宾语,“大雨浣河山”是主谓宾齐全的完整句。
相关附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