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西城区老年大学 打造成老年教育精品示范校
来源: 西城分校 作者: 张宏达今年是西城区老年大学建校三十周年。在西城区委、区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和学员的共同努力,三十年来,学校从无到有,从几个班几十名学员发展到现在,书法、绘画、摄影、音乐、舞蹈、语言文学、工艺制作、计算机等八大门类50个教学班2100名学员。学校教学条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日益健全,教师管理人员队伍稳定,获得全国、市、区等多项先进表彰,为西城区老年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当前全国老年教育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局面,而立之年的西城区老年大学应该如何向前发展,是我们亟需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我认为清楚的认识西城区老年大学在区域老年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分析出学校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学校在区域老年教育工作的定位,是学校当前发展的首要课题。
一、西城区老年大学在区域老年教育工作中的位置
1、西城区老年大学是西城区域内众多老年教育机构中的一员。西城区是首都北京的中心城区,中央部委、部队机关、企业总部聚集,“首都体制”在区域老年教育之中也充分体现,如:中办老干部局老年大学、广电总局老年大学、铁道部老年大学、国家发改委老年大学、中科院老年大学等等,中央部委和部队机关举办的老年大学在区域内不少于两位数(因区域内尚无统一的管理部门,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这些老年大学大都硬件设施完备、教学环境优良,为单位内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也有的招收部分外部老年学员。在社区层面,西城区有较好的社区工作基础,街道、社区基础文化设施完善,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教育学校、市民文明学校等组织机构健全,通过各种兴趣组织或低偿的教育培训承担着基层老年教育工作。另外区内还有社区教育学院、红旗大学等一些教育机构也在承担着老年教育工作。因此说西城区老年大学只是区内众多老年教育机构中的一员。
2、西城区老年大学是区域内办学历史较长、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社会化、开放式的老年教育机构。西城区老年大学成立于1985年,是北京市较早成立的一批老年大学之一。学校从社会力量办学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范,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核准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由于学校的性质决定了西城区老年大学是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式的老年教育机构,学校在招生中除年龄、身体外,不设其它门槛,因此学员东至通州;西至门头沟、房山;南至大兴;北至顺义、昌平遍及全市,还有个别学员住在河北省的临近县区,也到西城区老年大学来上学。学校学科门类较全,50个教学班2100多个学位仍不能满足学员需求。
3、西城区老年大学应办成区域老年教育的精品示范校。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过高的估计西城区老年大学在区域老年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背负过多社会责任和压力,盲目过度扩张、摊薄学校文化积淀、消弱管理服务能力、影响教学质量、降低学校品质;也不能固步自封,不正视学校在老年教育中的影响力,不为区域老年教育工作做更多的积极贡献。我认为西城区老年大学应走集约化、精细化的发展模式,向管理服务的深层次,教学质量的高水平方向努力发展,把西城区老年大学打造成为老年教育的精品示范学校(如同西城区普教系统的四中、八中),为西城区老年教育做支撑,提升区域老年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西城区老年大学在区域老年教育发展中的优势与弱点
确定了学校的发展战略,接下来就是发展策略的研究,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扬长避短,尽量不走或少走弯路,关键就是要对自己的优势与弱点有清楚的认识。下面我对西城区老年大学在区域老年教育发展中的优势及不足做一些简要分析。
1、在办学设施方面:西城区老年大学位于西城区文化中心大楼之内,交通便利环境优良。大楼内文化设施完善,剧场、展厅、舞蹈美术等专业教室一应俱全,为开展各种文化教学、文化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文化中心大楼的功能定位,使整个大楼文化氛围浓厚、社会开放程度较高,是老年教育的极佳场所,为西城区老年大学提高办学层次、优化管理服务水平提供了硬件保障。大楼实行统一的社会化物业管理,为老年大学解除了后勤保障的后顾之忧,学校可以集中全力去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不足之处是学校教室都位于六层以上,遇有突发事件不便疏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教室数量有限,为学校发展规模设定了限制。
2、在师资队伍方面:西城区老年大学有一支有着丰富的老年教育经验、学科较为齐全的教师队伍。有的老师从西城区老年大学建校就在学校任教,已有几十年老年教育经验;也有的老师是从老年大学学员逐步培养成为教师的,十分了解老年学员的需求;有些老师在其所教学的领域有相当的影响力,许多学员慕名而来。教师的课业负担也较为合理,有一半的教师在学校承担着两个班的教学工作,有一半的教师只承担着一个班的教学,仍有可拓展的空间。教师队伍年龄总体偏大,但六十岁以下的教师仍能占四分之一。不足的是由于学校收费较低,教师课酬不高,会影响优秀师资人才的引进。
3、在管理队伍方面:学校的管理队伍都是由退休人员组成,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热爱老年教育工作,都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老年大学工作中来。这些老同志以校为家,热心为学员和教师服务,深受教师和学员的爱戴,有的已和教师、学员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有的在管理服务中,自觉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修养,努力使自己更多的了解掌握学校所开设各学科的业务知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这些老同志的共同特点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都能独当一面的处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足的是尚未形成一种新老交替良好的人员更替机制,知识老化、运用现代办公设备或手段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能力不足。
4、在学员队伍方面:西城区老年大学两千多个学位由1600多名学员注册,学员们来自全市各个区县,五六十岁的学员占大多数,也有八十多岁的学员仍坚持按时到校上课。有不少学员在西城区老年大学已就读几年或十几年,到老年大学上课已经成为退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城区老年大学也成为他们退休后联系最紧密的组织。由于学校办学的社会化,使得各学科班的学员都是由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而来,有相同的文化追求、相近的价值取向,从而产生共同语言,形成共同文化圈。西城区老年大学的学员队伍从某种角度来看,更像一个文化社团有相对较强的稳定性。由于学员在校就读时间比较长,因而学员求新求变的需求也比较强烈,希望不断开设新的课程,希望有新的更高水平的老师任教。有不少学员经过多年在校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如何让学员从老有所学到学有所用,即学习成果的转化、学习成果的社会化,是我们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努力方向。再有就是高龄(75岁以上)学员的在校安全,仍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5、在体制机制方面:西城区老年大学是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范组成的公益性民办教育机构,得到了政府在设备设施资金等方面的大力资助。民办教育较传统公立学校有许多优势。在人事管理上: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随时调整,工作人员也是一年一聘任,没有多余的人员负担;在资金管理上:除社会资助外,学校经费主要依靠收取学费获得,学校可以根据社会收费水平及本校教学状况,调整制定学费收费标准,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民办学校本应还有许多优势,但因目前改革尚不充分,文化教育领域中计划经济的色彩仍很厚重,受传统认识和现有制度的制约,民办学校还不能得到更多的社会资助。学校要想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发展空间,还需要学校去逐个项目的沟通磨合。
三、西城区老年大学今后的工作任务
综上分析把西城区老年大学打造成区域老年教育的精品示范校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目标,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探索以学员为中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
A。根据老年学员的需求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学校要保留一定的空间为增设或调整教学课程做准备,每学年都应有新的教学班开班,以满足学员的需求。教学班学制设置要相对合理,不可过长,不要使新学员产生畏惧情绪。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应让新学员尽快入门,尽快看到学习成果,建立起学习信心。教师教学要以鼓励为主,循循善诱使学员在激励下渐入学习佳境。
B。为学员提供实践展示平台,不断提高学员学习水平。老年学员都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间紧迫感,因而他们更关注学习水平的提高,根据我校的资源特点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展览展示的机会,是提高学员学习水平、提升学员学习信心的最佳途径。继续搞好校园画廊展览活动,坚持每学期都有校园画展,让更多的学员都有机会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学员尽快的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的乐趣;利用文化中心展厅每年搞一次学员作品展,也可以为学有成就的学员提供举办个展或联展的机会,使学员学习成果社会化;利用校园视频系统为学员提供数字化作品展示空间;尝试每年在文化中心大厅搞一次“西城区老年大学开放日”活动,为更多的教学班提供学员展示的平台,增加学校各学科班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老年大学对社会的宣传力度。
C。关注学员学习成果的转化,提升学员的社会价值。“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句话对于老年学员也是适用的。当学员有了一定的学习成就后,如何使学习成果得到应用,如何让学习成果社会化,是老年大学要研究的一个课题。学校今后要更加关注学校社团建设,不断充实完善社团组织,把学有成就的学员吸纳到社团中;加强学校社团与区内各社会组织的联系,积极为社团活动创造更多的空间。学校要探索建立老年教育志愿者队伍,把有能力、有意愿从事老年教育的学员组织起来,根据社会需求推荐到基层社区或单位,推广和普及老年教育。还要积极关注和尝试用新的科技手段或艺术表现形式使学员学习成果转化,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用”,构建一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
2、整合一支适合老年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队伍。
A。加强学校师资人才库的建设。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北京作为首都人才济济,文化教育人才资源更是十分充足,但是老年教育因有其特殊性,所以能找到符合老年大学要求的教师并非易事。因此,要积极建立老年大学师资人才库,把有意愿来学校任教的或通过各种信息了解到的优秀师资资源,都做好信息储备,为健全和补充现有师资队伍做好案头准备。
B。关爱老教师,延长教师的教学寿命,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在校老教师是老年大学的教育财富,他们有丰富的老年教育经验,也有一批忠实的学员队伍,关爱老教师的生活和身体,尽力延长教师的教学寿命,对于稳定教师队伍、学员队伍,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要根据社会上老年教育收费水平,合理调整学校学费标准,不断提高教师课酬待遇,改善教师生活水平。
C。积极培养和引进年轻教师。有更多的年轻教师进入学校教师队伍,是学校师资队伍稳定的保障,要积极主动吸收年轻教师从事老年教育工作,为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创造条件,对于经过教学验证,受学员欢迎的年轻教师,可以根据需求逐步增加教学班,不断提高年轻教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任课比重,逐步整合出一支新老结合的、适应老年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队伍。
3、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
A。坚持班主任带班跟班就读制度。西城区老年大学班主任工作制度是学校发展中比较成熟的一项工作制度,班主任负责各教学班的学员管理、辅助教学,成为学校联系学员与老师的纽带。注重班主任人才的选拔培养,要有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充实到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来;要支持班主任运用现代新的信息技术、科技手段管理教学工作;要适当调整现有班主任所分管教学班,使专科相对集中,一位班主任不要应对过多的任课教师和过多的专业,有利于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升。
B。打造一流的管理人员队伍。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完善工作人员聘用制度,吸收热爱老年教育工作、品德优秀、身体健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退休人员,充实到老年大学工作人员队伍之中,提升工作人员队伍的业务能力水平;要保持工作人员队伍的年轻化,工作人员年龄最高不得超过七十岁,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和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形成正常的人员退出机制,使退者光荣、留者安心。
C。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完善和落实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要注重学校环境建设,使校园环境与教育教学相适应,并积极为教育教学服务;要关注学校文化社团建设,不断吸收学有成就的学员加入学校文化社团,积极组织社团活动,为学员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要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巩固校园画廊展览活动成果,完善展览活动制度,尝试举办每年一次的学校开放日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加强学校的宣传与管理,使老年教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吸引更多的刚刚步入老年行列的“年轻的老年人”加入到老年大学中来,以适应老年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 相关附件: